自学考试英语二是必考课程,考生需要将英语二达到60分才能通过此课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自考英语二复习资料及重要知识点整理,供参考。

自考英语二复习资料及重要知识点整理

自学考试英语二复习资料

考试主要涉及与教材给出的4500词汇量的阅读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70分(350-400词每篇,其中填词补文约250-300词,完形补文约150词)

能读懂工作、生活或学习等场合的有一定长度的应用文,准确理解其内容。

能阅读一般性报纸、杂志或文章、小说等,抓住材料的主旨、关键信息或重要细节,领材料意思和作者的观点、意图。

能看懂一定长度的说明文,能掌握梗概并从文中找到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2、写作30分(150词)

能撰写一般场合或工作场合的应用文(书信,便条),格式准确,表达清楚。

能对所读材料(图片,文字)进行总结,有条理的说明和摘要报告。

能撰写议论文,对抽象主题描述、说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单词词类主要有以下9类:

n.名词v.动词pron.代词adj.形容词adv.副词num.数词art.冠词prep.介词conj.连词.

3、阅读

阅读判断

阅读判断的题目是若干个陈述句(Statement),要求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判断每个陈述句是对(True)、错(False),还是未提及(NotGiven)。与传统正误判断题的做法不同的是,该题型增加了一个选项,即在对和错之外的第三种状态:未提及(NotGiven)降低了猜测的因素,增加了题目难度。

解题步骤:

定位

阅读判断题型不适合先阅读文章后做题,而应当先阅读题目后看文章,这样便于节省时间。

10道题大多为细节题

准确确定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寻找关键词在文章中所在的句子及段落。关键词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较低但却醒目的词。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及时确定答案。

能做关键词的有:

(1)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形容(副)词或形容(副)词性短语;

(3)专有名词;

(4)数字或年代。

关键词有一个优先原则:即短语优先于单词作为关键词;形容(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优先于原级作为关键词。将题目中的关键词与每段话的第一句相对照。有些题目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这必将大大加快解题时间,并提高准确率。但并不是每个题目都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的。

确定一个段落,答案在该段落中的具体位置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找出该段落中与题目相关的一句话或几句话,通常是一句话。

注意顺序性,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题目是有顺序性的。第一题的答案应在文章的前都,第二题的答案应在第一题的答案之后。总的来说,靠前边的题在靠前边的段落寻找答案;反之亦然。

判断,确定正确答案。(阅读判断并不难,解题要注意题干)

题干出现绝对词,“错误”往往是答案;绝对词:fully,entirely,completely,only,all,entire。

题干出现否定词,“正确”或“错误”是答案;如果题干中含有否定词(seldom,hardly,rarely,never,no,too…to,little,few,failto,not,dislike,useless,unimportant(及其他带有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则该题通常考察肯定及否定意义的辨别,答案通常为A或B。常见表否定的前缀:un-,dis-,im-,in-,mis-,non-。常见表否定的后缀:less

数字信息是解题判断点,题干数字信息文章中如若没找见,答案必是“未提及”;

题干线索词(以下词排除在外:effect,impact,influence,factor,feature,characteristic,importance,significance,research,study,researcher,scientists等)找不见,“未提及”常常是答案;

解题要找设问句,线索词集中句常是设问句;题干时态也助确定设问句,找到设问句解题就容易;

做完题别忘数答案,A,B,C应该都有

阅读文章的三个侧重

除了题目本身所要求查找的细节外,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地死抠,而要有所侧重。侧重首段、尾段、首句、尾句。因为这些部分往往是作者所要谈及的论点、主题或中心思想,抓住了主干,那么细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侧重语篇标志词、关键词。语篇中句子和句子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就是通过这种词语连接起来的,把握住这些词语就等于把握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对于获取所需信息、准确答题至关重要。语篇标志词主要表示:

表示增加的过渡词:also,and,andthen,too,in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again,ontopofthat,another,firstsecondthird等。

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now,then,before,after,afterwards,earlier,later,

immediately,soon,next,inafterdays,gradually,suddenly,finally等。

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near(to),far(from),infrontof,behind,beside,beyond,above,below,totheright(left),around,outside等。

表示比较的过渡词:inthesameway,justlike,justas等。

表示对照的过渡词:but,still,yet,inspiteof,eventhough,whereas,incontrast,ontheotherhand,instead,however,nevertheless,unlike,eventhough,onthecontrary,while等。

表示结果和原因的过渡词:because,becauseof,for,since,dueto,owingto,thanksto,asaresult(of),accordingly,hence,so,thus等。

表示目的的过渡词:forthisreason,forthispurpose,sothat等。

表示强调的过渡词:infact,indeed,surely,necessarily,certainly,withoutanydoubt,truly,torepeat,aboveall,mostimportant等。

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forexample,infact,inthiscase,foractually等。

表示总结的过渡词:finally,atlast,inconclusion,asIhaveshown,inotherword,inbrief,inshort,ingeneral,onthewhole,ashasbeenstated等。

侧重长句、难句。因为英语表达多以冗长著称,论理性很强的文章更是如此。通过较长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从而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必须重视长句、难句认真分析句子,把握关键。事实上,不少问题就是针对这些长句、难句而设置的。

主旨题:这类问题主要测试考生把握主题与中心思想的能力。这种题目的答案往往在主题句中。演绎型主题句多位于段落开头,归纳型主题句一般在段落结尾。少数主题句也可在段落中间。若从主题句中找不到答案,则要经过反复阅读,归纳总结出来。主要形式有:

1)Themainideaofthispassageis_____.

2)Thepassagemainlydiscusses_____.

3)Whatisthepassageprimarilyconcernedabout?

4)Whatisthemaintopicorthispassage?

5)Whichofthefollowingwouldbethebesttitleforthepassage?

6)Thebesttitleforthispassagemightbe_____.

作者的态度、写作目的与主题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可以看作主旨题的延伸。主要形式有:

问写作目的:

7)Theauthorwritesthispassagemainlyto____.

8)Theauthor’spurposeinwritingthispassageis____.

问态度:

9)Theauthor’sattitudetowards…is____.

10)Thetoneofthispassagecanbedescribedas____.

细节题:这类问题测试考生把握文章细节的能力,主要与文中的考点相联系,如:最高级、唯一性、其他对比、数字年代、原因等。主要形式有:

是非题:(三正一误或三误一正)

1)WhichofthefollowingisTrue?

2)WhichofthefollowingisNOTTrue?

3)WhichofthefollowingisNotmentionedinParagraph……?

例证:

1)TheauthorgivesanexampleinParagraph……mainlytoshowthat____.

其他具体细节题

2)Fromthepassage,itcanbeseenthat…。

3)Themainreasonfor…is___.

推理题:这类题主要测试考生能否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进而理解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

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种情况:

1)试题所******的信息在短文中可直观找到,顺此往下读,可以找到与备选答案中的某一答案意思相近的叙述。

2)试题所******的信息是短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改写的,不能直观地找到。备选答案也往往是从不同角度改写的,带有干扰性,这样,首先要在文中找到试题信息,顺此略读一下。再回过头来理解备选答案,把备选答案与文中有关信息分别比较,通过排除不合理的或与文中有关文字不相符的备选答案,来获取正确答案。

3)试题没有******可供联系的信息,只要求回答问题或解释原因。这种试题应在对备选答案加以理解后,通过排除不合理答案使目标变小,再经判断、推理、对比等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图片图片

主要形式有:

1)Itisimpliedinthepassagethat___.

2)Thepassageimplies(suggests)that___.

3)Itcanbeinferredfromthepassagethat___.

4)Itcanbeconcludedfromthepassagethat___.

5)Formthepassagewecaninfer(drawtheconclusion)that___.

词义题:这类问题主要测试考生使用词语搭配和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能力。

主要形式有:

1)Theword“…”inline(Paragraph)……mostprobablymeans___.

2)Inparagraph…,theword“…”refersto(standsfor)___.

3)Theword“…”inParagraph…canbebestreplacedby___.

词汇题考查的词汇主要是熟词僻义或生词。

猜字的几种技巧

1)利用词根、词缀构词法。

2)直接定义。作者在行文中有时不得不使用某些难词、偏词,为使读者理解,作者常常会在文章中直接解释该词语。作者或通过同位语,或使用定语从句加以阐明,或用冒号、破折号、括号给出,或用语篇标志词引出,这类语篇标志词有:thatis(tosay);inotherwords;putitinanotherway等。例如:Sheisbilingual.Inotherwords,shespeaksEnglishandFrenchequallywell.(bilingual:会说两种语言的)。

3)近义复述。同一短文中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单词通常有互释作用,可以从上下文的复述中获取与某一单词或短语相关的信息以猜测词义。例如:Itisdifficulttolistallofmyfather’sattributesbecausehehassomanydifferenttalentsandabilities.(attribute:特质;才能)

4)对比和并列表述。利用上下文中的对比或并列表达猜测词义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有不少句子会在上下文中给出某个生词(尤其是偏词、难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运用对比或并列表达对这些生词加以提示。通过了解词与词之间的连接关系,特别是一些语篇标志词,如:however;ontheotherhand;nevertheless等,我们不难推断这些生词的词义。如:Ifyouagree,write“yes”;ifyoudissent,write“no”.(dissent:不同意)

5)根据常识。有些生词看似很难,但根据语境,根据读者的经历或常识,很容易猜出词义。如果所读的文章是考生熟悉的内容或在自己专业知识范围内,生词就更易化解了。

概括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

“概括段落大意与补全句子”是相对独立的两种题型。但是,它们两者都是出自同一篇原文。所以,在做的时候,也应当留意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信息和联系。

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是给短文五个段落进行概括段落大意,在六个给出的选项中分别选出与其各段落大意相符的选项句子,也就是在6个选项句子中选出与要考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主题或核心内容)一致的正确答案,6个选项中有一个干扰项,短文中只考5个段落。

概括段落大意思路:

首先确定各6个选项句子的关键词。由于是概括段落大意,选项句子的关键词一定是实义词,一般也就是句子的名词(专有名词)、数词及其短语。确定选项句子关键词的方法和“阅读判断题”阅读选择”的方法,两者基本相同,并且确定选项关键词更简单,就是实义词。这一步,只需要把实义词快速勾划出来,做个明显标志就行了。接着是确定能体现要考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或中心词仔细推敲段落。

确定段落的中心句或中心词。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确定段落中心句或中心词按以下技巧进行。

确定段落中心句的技巧有:

按该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最后一句、最后二句、长句、段中句、整段阅读顺序进行寻找确定,如果最后都确定不了,那就要寻找中心词了。按统计,段落中心句是第一句的可能性超过50%,第二句超过20%,最后一句超过20%,需要整段阅读的不到10%,因为按写作手法,一般文章都是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的,所以一般段落的中心句是在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

如果段落的第一句或前两句是概括性的句子,紧接着开始论述细节,就可以确定段首句为主题句。

如果从首句就开始论述细节,到尾句才进行概括或归纳,说明尾句是主题句。如果首句和尾句都是陈述句,而在段中出现一句概括性的句子,说明该句是主题句,概括了全段的中心思想。如果全段均为情节句,没有一句概括性的句子,表明这是无主题句的段落。这时要根据段落论述的中心或焦点进行提炼,跳出具体细节,从整体上把握段落,概括出全段的大意。

问句不会是中心句。问句常用作过渡句子,所以,如果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是问句,可以省略不读,它们不会是中心句;

举例子的句子不会是中心句。以forexample,suchas等短语引出例句来说明观点。所以,如果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是举例子的句子,可以省略不读,肯定不是中心句;

并列关系说明的几个句子不会是中心句。并列说明的几个句子在一起是用了演绎或归纳的方法来******某一观点,它们本身不可能是中心句,一般常用first,second,third,one,two等序数词引出,所以,如果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省略不读,肯定不是中心句;

如果中心句是复合句(较复杂较长),其重点(中心)应在其主句部分。若复合句是表示转折、层进或承上启下等关系的从句,其主句就是从句的后一部分。如although,but,despite,while,notonly…butalso,so,thus等引导的从句,其后面从句就是主句;

如果中心句是由某个表示说明、表明(如show,think,suggest等)指引性动词引出的宾语从句(用that引出),其重点(中心)应在宾语从句部分。

如果按以上方法都不能确定或较难确定中心句,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快速浏览段落,直接确定段落中心词。一般段落中心词是实义词,基本是名词(含专有名词)或代词,如果是代词,就需要看该段的前一段,看它代替的是什么意思。其方法有:

反复出现的词(名词或代词);首次出现的词(名词),就是上一段没有出现、下一段又有出现的

词;括号里的词;引号里的词;省略号、冒号或介词短语后面的词;黑体字、斜体字等加着重符号的单词。

最后是用选项关键词与中心句、中心词进行对比,意思相同或相近者就是了。

其他要注意的事项

小标题与大标题对照。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概括出其大意后,反过头来再看文章的大标题,看看每段的主题是不是文章大主题的分主题。

某段话的答案确定后,将它的选项从选项列表中划去。每个选项最多只能用一次,也就是说,不可能两个段落的小标题是一个选项。一段话的答案确定后,将它的选项从选项列表中划去,以免被误选为其他段落的小标题。但如果某段话的答案不太确定,不能将其从选项列表中划去。

如果答案不确定,先将其他确定的选项全部选出。可能下面某一段的答案确定后,便能推断出上面段落的答案来。

干扰选项的特点是:段落中未展开说明的细节。作为干扰选项出现的常常是段落中提到的细节,但我们要找的是段落的主旨。做这种题要抓住段落的主题句,而不是看段落某一句的细节。

补全句子

完成句子题型要求:每个题目都是一个判断句,但在句子结尾留有一·个空格。要求根据原文,从******的6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完成5个句子。完成句子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做题能力:

一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二是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

所以:所选答案必须符合语法。所选答案必须在意义上与原文相符。

解题方法: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最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

将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原文各段落的小标题或每段话的中心句相对照。有些题目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这必然大大加快解题速度,并提高准确率。但也并非每个题目都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根据题目中的其他关键词确定正确答案。

确定一个段落后,答案在该段落中的具体位置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该段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的对应词。仔细阅读对应所在的句子,确定正确答案。

要注意顺序性,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这种题型有顺序性。第二题的答案应在第一题的答案之后。这个规律也有助于考生确定答案的位置。由于这种题型定位比较难,所以要特别注意顺序性的运用。一道题若找了很长时间、很多段落也没有找到答案,可能是因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原文中的相应词对应不明显,答案位置已经过去了。可以选做下一道题。

做题总思路:

各选项在原文中已经确定了5个填充处。

根据其要求与特点,有的放矢,我们再次运用综合分析排除法来选出正确的答案:

一是不“符合逻辑结构”的排除

二是不能使填充处“前后内容衔接、意思连贯”的排除我们要把短文化为句子、句子化为单词来做,因此,做这类题的重点:

一是选项句子,而选项句子重点是它的中心词,包括:名词、代词和连接词,

二是填充处的前后段或前后句子,弄清楚这个填充处所在位置的意义以及其前后段或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和内容意思

做题步骤:(根据总思路和参照前两类考题,分四步走)

第一步:找出各选项句子中心词:名词、代词和连接词,了解这句子的大概意思(要该选项中划出其中心词并简要写也其大意)。建议:在做这一步之前最好快速游览一个全文,了解全文大概是讲什么的。然后,根据各选项句子的大概意思,初步设想一下它们最有可能的位置和彼此顺序(当然,这也可以不做);

第二步:按顺序了解某一个填充处前后段或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和大概内容意思。这也是类似找中心句子与中心词的方法,找出前后段最接近填充处的句子的中心词(名词、代词和连接词),或者找出填充处前后句子的中心词,了解其大概意思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步:把选项句子中心词及其大意与填充处前后段或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及大意进行对照,运用下述的做题技巧,综合分析排除,确定最有可能的选项或直接确定答案;并把确定了的答案把它划去和把最有可能的选项(A.B.C)写到填充处,无论能否确定答案,都要接着往下做下一个填空处,以如类推。因为这类题是6选5,每个选项最多只能用一次,并且基本上都必须用上,所以,,不能确定最后唯一答案时,基本上可以通过做其它的填充处,甚至到最后把所有的填充处综合起来推敲,也可以确定各填充处的答案,因此,不要急于求成,困死在某一个填充处上;

第四步:利用综合分析排除法,最后理顺并最终确定各选项的所有位置。确定了所有答案后,划去干扰项,把各选项对号入座,进行检查和印证。进一步理顺它们的一对一对应关系。

做题技巧-综合分析排除法:

“符合语法结构”的确定可能性和综合排除。

1)符合“特指事物(某物或某事)前后单复数一致原则”。主要对照中心词名词和代词。如果选项句子的中心词特指事物与填充处前后句子特指的同一事物单复数一致,这个选项就有可能是正确选项,反之,则应当排除之;

2)符合“特指事物(某物或某事)后用代词原则”。主要对照中心词名词和代词。有三种情况,其一,如果填充处前句子已经出现了某特指事物,其选项的特指同一事物应该用代词代替,如果是,则该选项可能是正确选项,如果不是,则应排除之;其二,如果填充处后句子用代词表示某一特指事物,其选项的特指同一事物应该用名词(前面没有出现该名词),如果是,则该选项可能是正确选项,如果不是,则应排除之;

3)符合“前后时态、语态一致原则”。主要是看其谓语的动词时态与语态。前后句子是什么时态,其选项就应是什么时态。前后句子是什么语态(特别是用should,could,wouldmight,等引出的虚拟语气的句子),其选项就应是什么语态。

“符合逻辑结构”的确定可能性和综合排除。

1)符合“承上启下的逻辑结构原则”。主要对照中词名词。情况有两种,其一,如果某一选项的中心词名词,在填充处前段没有出现过而在期后段出现了,这个选项最有可能是正确选项,因为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考题经常出的一种选项,所以这种情况要十分留意,往往就是这样就确定了一个选项;其二,就是填充处在段末或者段首,它一般要求的句子应是能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并且段末的句子应重前轻后而段首的句子应是重后轻前,如果某一选项放在填充处刚好起到这个作用,它就最有可能是正确选项了;

2)符合“特指事物前后统一性的逻辑结构原则”。主要对照中心词名词和代词。情况有三种,其一,如果某一选项的中心词(特别是地点、统计数字、状态描写等)特指事物与填充处前后段或前后句子内容意思相同或相似,则该选项可能是正确选项,如果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关系,该选项应当排除;其二,如果填充处在段中,某一选项的中心词特指事物与填充处前后句子或整段中心词特指事物相统一,都是说同一件事的,那么该选项最有可能是正确答案,反之应排除之;其三,如果填充处在段末或段首,某一选项的中心词特指事物与填充处前后段中心词都有联系,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那么该选项最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3)符合“段首段末是中心句的原则”。从“概括大意”题可知,一般情况下,段首和段末一般是整

段的中心句,如果填充处是在段首或段末,某一选项的中心词又是该段的中心词并且其大意又是该段的中心,这用说,该选项最有可能就是正确答案;

4)符合”时间一致性原则”。一是选项与前后句子的时间应是一致的;二是各选项表达的时间在顺序排列上也应是一致的;所以在考虑有时间先后的各选项时,可以根据其时间顺序排列进行预先排序,并与各填充处对照入座就行了。

符合“内容衔接、意思连贯的原则”。

关键是弄明白选项大意与填充处前后句子大意的关系,而体会它们的关系,基本上是靠选项和填充处前后句子的连接词,所以把“连接词”作为这类考题的中心词。

连接词是一种虚词,本身不能作为句子的某一成分,只用于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起到一种意思连贯、前后内容衔接的作用。连接词按其连接句子成分不同,可分为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并列连接词是连接两个以上并列关系的成分,从属连接词主要是引导各种状语从句。但对于我们做题来讲,主要是考虑从连接词连接的关系上来把握,弄清楚连接的句子是转折还是层进关系,是并列还是从属(顺从)关系,是总结归纳还是演绎分解关系,是总分还是分总关系,是原因还是结果关系,是目的还是让步关系,是解释说明还是举例反证关系等等。找出了连接词,明白了选项句子表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确定了填充处前后句子的关系,进行比照,确定最有可能的选项。根据“选项意思与填充处前后句子关系一致性原则”。比照常见的情况有:

1)填充处前后句子是转折(让步)关系。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后面句子没有任何表示转折的连接词,只是在意思上的转折,这种情况其明显是要求填入一个带有转折连接词的句子,目标明确,一下子就能在选项中把表示转折的选项确定了,这种考题出现的机率较多,得分较为容易,不要错过,只需大概了解是转折关系,找到有转折连接词的选项就行了;其二,是前后面句子已经出现了表示转折的连接词,如果再带有表示转折连接词的选项,则应当排除之;常见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有:

but,however,yet,still,though,although,whenever,nevertheless,evenif,whereas,besides,orelse等等;

2)填充处前后句子是因果关系。有二种情况,其一,只是意思上的因果关系,填充处前后句子都没有连接词,有因果关系连接词的选项就可入选甚至可以确定了;其二,其填充处前或后句子有连接词,这种情况,一看选项的连接词是否与其连接词构成因果关系的一对,是则入选,不是则出局,二看选项没有连接词在意思上是否与前后句子对应有并列关系,如有则入选,没有则出局;常见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有:because,or,since,onaccountof,owing,due(thanks)to,cause,reason,so,therefore,asaresult,consequently,forthisreason,as,inorderthat(to),forthesakeof,inthat,nowthat,sothat,thus等等;

3)填空处前后句子是并列关系。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意思上的并列关系,填充处前后句子没有连接词,但填充处前后句子的句型一样、结构相同或相似,那么选项就应是与前后句子一样结构的句子;其二,也是意思上的并列关系,填充处前后句子也没有连接词,但填充处前后句子的句型不一样、结构也不相同,那么选项就应是带有表示并列关系连接词的句子;其三,填充处前或后句子有连接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情况,一看选项的连接词是否与其连接词构成并列关系,是则入选,最常见的是归纳法和演绎法采用“数字”(第一,第二thefirthsecond/third)或1,2,或the…the,forexample,suchas等)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子;二看选项没有连接词时,在意思上是否与前后句子对应有并列关系,如有则入选,常见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有:and,aswellas,both,and,eitheror,notonlybutalso,besides,moreover,next,thefirth(second/third.),the…the,after等等。

4)填空处前后句子是条件关系。那么选项就有两种可能,其一,是选项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接词,如if,asif,as(so)longas,incase,lest,provided(providing),unless,likethat,inthatway,then,inthatcase,that等等;其二,是选项有表示条件关系的助词,如can(could),will(would),may(might),shall(should)等。

做题注意事项及要求:

1)如果基础较好,可以快速浏览一遍原文,但不要精读;

2)做每个填充处要认真阅读其前后段或句子,但不要阅读其他段落;

3)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不能确定答案时暂时搁置往下做;

4)如果出现第四步的情况,就必须有错必改;

5)千万要把已确定的选项划去;

6)千万要注意选项的中心词和句子第一个词、填充处前后句子的大概意思和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