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大学教育网的编辑小编,下面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有关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北京高校:科研“项目经理”不再是大学边缘人的问题。

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北京高校:科研“项目经理”不再是大学边缘人)

中国邮政研究生网消息:首都南五环外,全国唯一的印刷行业专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每次路过校园里的毕升雕像,9岁的徐英杰总有一种自豪感。毕升是印刷业的“始祖”,活字印刷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程。现在,徐英杰团队的工作也将改变印刷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八年前,徐英杰进入北京印刷学院,师从魏先福教授研发水性油墨。与传统溶剂型油墨相比,水性油墨以水代替有机溶剂,既减少了有机溶剂对空气的污染,又消除了重金属的残留。它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和其他包装印刷,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前沿。2000年,项目完成产品中试,面临产业化。“如果不产业化,这项始于2000年的研究科技成果就无法发挥效益。”魏先富教授说。今年,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高校,新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当年8月,北京印刷学院抓住机遇,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新的平台上,技术和资本是相通的。北京印刷学院以项目成果作为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社会企业以现金投资。成立了致力于水性油墨产业化的新公司,大胆尝试股权激励。也是在2000年,徐英杰毕业留校工作。魏先富发现,科研项目的产业化和与企业的合作需要一个“项目经理”,而徐英杰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从一个在、协助教授教学的实习指导老师,到批准、工厂建设注册他要参与的、徐英杰转身成为成果转化业务经理;科技成果实际落地应用到生产,他得联系统筹;他想跟上下游企业走对接.这份工作一头连着学校的、实验室,另一头连着工厂的、市场。徐英杰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得很好。然而,忙碌的工作之后,徐英杰也不知所措。在高校现有的人事制度中,只有三种岗位:教师岗位、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作为一名“项目经理”,他的岗位属于管理岗位,这不符合徐英杰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此外,教师职称的评定要求严格的教学工作量和、论文发表。“我的工作不是科研吗?”抛开项目管理岗位,我们无法评价、教授未来的发展路径差异。徐英杰觉得产业化也是科研的一部分,怎么能边缘化呢?“我感觉科研项目出实验室的时候只完成了0%的工作,转化到地面还有0%的工作要做,而工艺应用的每一步都可能反过来继续推动科研的深入。”变革伴随着改革。2000年,北京市出台了十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的新政策。其中,鼓励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以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可纳入中关村人才改革试验区,参加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评审,不占用高校原有名额。“转型”也是一条康庄大道!今年,北京印刷学院正式新增新聘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岗位。徐英杰感到豁然开朗,而且更多的“水基墨水”和更多的徐英杰将会出现。

本文到此讲解结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