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学教育网的编辑张张,下面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有关南开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试点,如何既充分发挥出导师作用又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的问题。
南开大学“申请考核制”的考生面向全社会开放,考生录取后将进行全日制学习。对、的创新研究感兴趣的候选人,只要符合博士申请的要求,都可以申请。由于学生在博士学习期间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或出国交流访问,对考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
“考”与“评”的区别,体现了博士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动作”。
南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童家栋告诉记者,传统的博士入学考试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或某一层面的知识,无法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做出准确的评价。而“申请考试制”通过对学生申请材料的审查和面对面的交流,让考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真实全面的展示。
由于是第一年试水,今年参与南开大学“申请评审制”的导师只有8位,均为、长江学者、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等高端人才。童家栋介绍,这些导师在学科上有相当的实力,好的研究方向和项目经费可以更好地支持博士生的培养。
向导师放权是这种“申请评审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今年夏天,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发改委、财政厅正式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加强复试,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
“申请评估制”是南开大学为有效发挥导师作用而推出的一项具体举措。
南开大学的“申请评审制”强调集体决策和导师意见相结合。面试前,各学院成立了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重点考察考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发表论文的水平以及、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导师组成员审核完材料后,会给出相应的分数,由考生根据总分决定是否能进入“最后面试”。
“申请考核制”不仅受到导师的好评,也受到考生的欢迎。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这为他们在、工作和在、留学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顾友谷,报考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现在是一名高校教师。他说,相比传统的笔试,他觉得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压力更大,但这种招生模式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告诉学生平时要多努力、多积累,不要在考前“临时抱佛脚”。
目前南开大学“申请考试制”的博士招生模式只是试点。如果今年实施得好,将向有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实力强的导师推广,最终在所有博士生导师中实施。
【相关文章推荐】
“四证合一”:2008年泸州医学院试点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
本文到此讲解结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