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位于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学校2007年6月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云南省优质生源高校,2012年和2015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入选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名单。自2000年升本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应用人才5万余人,赢得了“千里珠江,源头起航;园丁摇篮,桃李芬芳”的美好赞誉,已发展成为曲靖教育发展的龙头、合格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045人,其中博士199人(含在读)。有专任教师810人,正高职称教师94人,副高职称教师25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42.72%,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82.09%。专任教师中有85位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省贴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共26人,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20余人。有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189人,外籍教师13人。2024年11月,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院长朱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设有18个教学科研机构、6个教辅机构,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形成了多学科发展格局。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云南省高原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9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成人教育专业9个。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建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有云南省“支持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2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各1项,云南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项目2项、省级教学团队5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经济学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1项,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5项。,学校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成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机械电子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可担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智能制造技术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环节,关于机器人技术的知识,在传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基本能够满足。要实现机械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复合人才培养,关键考虑如何实现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如何嵌入培养方案中,以及机器人技术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包括所缺基础课程如何实现与传统机电课程的复合。采用知识能力模块的形式实现培养方案制作,能力模块包括,通用知识能力模块,专业平台知识能力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通过这种能力模块的形式配置课程,使培养目标更明确,能力培养更清晰,课程设置及课程衔接更容易。其中通用知识能力模块体现学生学习所必须的数学、英语、体育等通过知识。专业平台课程为所有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提供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而专业能力模块用来实现专业所要掌握的技能,如数控技术能力模块、机器人技术能力模块、智能物流技术能力模块,每个模块配备足够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秀课程供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易于实现智能技术关节的嵌入,即能独立体现智能制造技术,更能完成机械电子工程的培养目标,即容易实现专业方向调整,更适合专业技能的复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