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什么技校好
谢谢邀请!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技校。技校全称应该叫技工学校,监管和考核的婆家是人力和社会资源部(厅/局),属培养初级技术工人类的中专层次学校;而中职的监管和考核的婆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两者除婆家不同,其它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相同。
技校按投资办学的主体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两者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都给予享受国家减免学杂费的优惠。但民办技校由于办学的目的是赚钱,还有它的办学成本高,所以实际上除了声称按国家政策减免了学费外,还是要收取一年三千至六千不等的学费。而公办技校基本上学费全免,实际收费是包括耗材、保险、教材、生活用品、校服等方面的杂费,所以每年大概学生只要交两千左右的费用就够了。当然伙食等生活费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要的,自己用多少交多少。
至于读什么技校好,这首先要取决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经济条件差的读公办技校,经济条件好的两者都可以考虑。大部分的民办技校由于投资者是私人老板或者民营企业,他们的市场敏感性比公办技校要强,而且没有三姑六姨的掣肘,在学校管理、就业渠道、专业设置方面更灵活高效,虽然收费贵,但贵有贵的道理。当然那些资本投机性的民办学校就比较差了,他们没有底线,过一年混一年骗一年,捞够了就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再改头换面故伎重演。所以选择民办技校一定要了解清楚其办学历史,办学口碑,办学成效。公办技校由于是国家投资,办学条件还是有保障,但正因为经济账面上的亏赢都是国家的,所以很多公办技校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要比许多民办技校差,反映到管理方面就松散些。
二要考虑自己的条件和将来的人生规划。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和兴趣爱好,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90年代的技校有哪些
九十年代淮南大致有这些技校,规模比较大的有淮南矿务局技工学校(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九龙岗技校),淮南市锅炉学校(淮南技校),淮南动力技术学校(三化建技校,也叫淮南动校),还有一些规模稍小厂办学校开办的照顾本厂子弟就业的比如淮南医药技校,淮化技校,淮南纺织厂技校等等。
2023年中考技校都有哪些学校
2023年中考技校学校有:
南京航空技工学校,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华瑞技工学校,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
有什么技校比较好
龙岗职业技术学校(龙岗中专)创办于1994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也是目前龙岗区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责任立身、技能立业、创造幸福”为校训,以“培养人格健康、技能较强、自主发展的实用人才”为目标,为每位同学提供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营造了就业、创业、升学等多维发展空间。中专三年,同学们可以学会待人接物、可以学习职业技能、更可以发展特长、“玩”出名堂;三年后,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可以自主创业,也可以参加职业类高考读大学。如果初中毕业生的智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不在于文化课的学习,而在于动手操作等方面,那么读龙岗中专也许是一个更适合的选择!学校简介[基础条件]学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先进体育设施,有图书馆、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钢琴室、舞蹈室、书画室等20多个功能室,有各类专业实训室25间(国家级实训中心1个,省级实训中心1个)、校外实训基地20多个。[办学规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余人,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电气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与营销、幼儿师范教育、美术设计等9个专业,其中数控、汽修两个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深圳市“双证沟通”试点专业。有专任教师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人,中级职称教师98人,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近100人。[就业升学]学校创办以来累计培养7500多名毕业生,其中近1300人参加高考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达98%以上。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多才多艺,安心实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学校优势·读龙岗中专一样可以上大学!学校平均每年有近200人通过“语、数、英+专业证书”的形式参加职业类高考,轻松升入大学;我校每年高考上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20多个百分点,而录取率则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10个百分点以上!
北京技校职校排名前十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北霸气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技校排行榜排名前十的技校有哪些
其实技校没有什么具体排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专业优势,不能够直接比较,建议你综合多方面考虑,然后实地考察
技校都有什么可以学
技校的专业我重点向大家推荐计算机类的,我认为凡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非常不错,当今是信息网络时代,无论是个人或者是企业单位,都离不开网络,因为,现在互联网人才不但需求量大,而且薪水待遇和发展前景都非常乐观。